“后备军”创“双一流”丨河南科技大学机械工(2)
对标丨成为我国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创新高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世界机械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超越自我、探索未知的发展史。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机械工程技术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不仅对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世界技术文明进步也做了重要贡献。
目标丨科技创新赋能装备智能化 推动装备制造业全面跃升
机械工程学科是河南科技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是在原机械工业部重点学科和原河南省第一层次重点学科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学科长期服务于河南省装备制造领域龙头企业,助力我国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第一台双筒提升机、第一台复合式盾构机、第一台水泥矿渣立磨等装备的成功研制。
未来如何打算?该负责人称,学科将把握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机遇,落实河南省委“十大战略”,根植中原大地,把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聚焦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前沿领域与重大战略性科学问题,深度融合智能传感、智能控制、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等前沿信息技术,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教师队伍上,学科引育并举,形成了以国家和省级高端人才领衔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形成梯次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掌控了重型装备大型铸锻件制造的“独门绝技”,拿下多个“世界之最”,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淡水河谷等世界矿业巨头和国家城市管廊、海洋平台、国家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建有国家级首批智能装备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和河南省机械类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6个,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与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荷兰泽兰德大学、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开展联合办学,与悉尼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分互认。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7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国五四红旗团委1个;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6项、铜奖18项。培养的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有大型企业掌舵人、行业协会理事长、“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全国五四青年”、“中国天眼”FAST项目馈源舱主轴承设计师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关注丨河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被遴选为“一流”创建学科
今年9月,在省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宋争辉提出要实施“双一流”学科创建工程,遴选7所高校的11个学科作为“双一流”创建学科,力争新增1~2所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河南科技大学两个学科被遴选为“双一流”创建学科,机械工程学科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后备军”,河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学科有哪方面优势?已取得哪些建设成效?未来要实现什么目标?
·“后备军”创“双一流”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工程学:聚力现代水利科技创新 打造一流学科
“河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科设有全国唯一的轴承专业,被誉为中国轴承行业的‘黄埔军校'。”12月28日,河南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大河网记者,学科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机械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四位一体协同创新发展,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一校、一厂、一所、一院”完备的集产学研转化创新为一体的轴承创新体系,轴承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经过不懈努力,协同创新解决了高速铁路客车、风电装备、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轴承“卡脖子”技术难题,为我国轴承行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助力高铁日行万里, “嫦娥”九天揽月,巨轮远洋出海。
在人才培养方面,河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建设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协同育人成效显著。
在社会服务方面,学科发挥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和产学研合作优势,紧密对接国家与河南省重大战略需求,瞄准经济社会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开展成果转移转化和社会服务,产出一批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战略问题、技术瓶颈问题和生产实际问题的创新性成果。
上一篇:这款机械键盘支持全键热插拔哦
下一篇:潘际銮院士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