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椒预防感冒、祛除胃寒病,农民种植只需四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朝天椒可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酸酯含量,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脏病和中风等病症。朝天椒内含有辣椒碱及粗纤维,能刺激唾液及胃液分泌,能健脾胃,促进食欲。朝天







朝天椒可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酸酯含量,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脏病和中风等病症。朝天椒内含有辣椒碱及粗纤维,能刺激唾液及胃液分泌,能健脾胃,促进食欲。朝天椒祛除胃寒病;辣椒对预防感冒、动脉硬化、夜盲症和坏血病有显着作用。朝天椒的食用价值有哪些?朝天椒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作为一种调味品,也可以作为辣椒酱、辣椒油、辣椒糊、辣椒面等,用于制作各种美食,朝天椒内含有辣椒碱及粗纤维,能刺激唾液及胃液分泌,能健脾胃,促进食欲,祛除胃寒病,是我们身边非常好的一种食物。

吃朝天椒不但有很多的食用价值,还有很多的药用功能,比如,常吃朝天椒能够缓解疼痛感可加快新陈代谢,令人保持身材苗条。老年人吃朝天椒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治心脏病和中风等病症。吃朝天椒还能健脾开胃,促进食欲。下面就是我们为大家介绍的吃朝天椒的药用功效和价值。朝天椒预防感冒、祛除胃寒病,农民种植只需四点,收获高产朝天椒。
1、育苗管理

发芽适宜温度为25℃以上,若采用塑料薄膜棚保温可四季栽培,播种推荐用苗床或盆播,土质应肥沃疏松利水,泥土要过筛和消毒,消毒的简单方法是暴晒、熏蒸、高温处理,其目的是杀死在土壤中细菌或虫蛋对幼椒苗的侵害,播种前给苗床喷足水,待水渗透后,将种子均匀撒入,随后用细土覆盖1厘米厚,最后喷水润床,温度低的要拱搭薄膜,温度过高揭去薄膜,以免烧伤幼芽。幼芽出土后,可适量浇1-2次人尿素或0.1?尿素溶液,浇后,随即用细喷壶撒清水冲去叶面肥液,以免烧伤幼叶,待苗长至5-6片真叶时,即可移栽。

一般在3月中下旬阳畦育苗或露地育苗,以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播前苗床 浇足底水,每平方米播种量6-8克,播后覆土2厘米,随后撒毒饵防治地下害虫,最后在床 土表面盖薄膜增温保湿。齐苗后揭掉地膜,苗龄45-60天移栽。整地施肥:选地势高燥、能灌能排的沙壤土地块种植。结合整地每亩施优质土杂肥5000公 斤,过磷酸钙30公斤。土杂肥不足的用三元复合肥代替。
2、定植管理

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麦茬椒在麦收后移栽。移栽行距40-50厘米,株 距20-30厘米,每穴栽两株。朝天椒喜湿怕水,宜选择保肥、松散通气的壤土、沙壤土或黏壤土。土壤的pH值以6.5~8为宜。每亩可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5立方米,或氮磷钾三元素(各含16?复合肥50~80公斤,可根据土地肥力适当增减。为了便于排灌,应采用高畦栽培,畦宽0.6~1米(栽2~3行),畦与畦之间沟宽0.2米,畦的垂直高度为0.2米,这样雨大时可及时排水,天旱时只浇沟中,保持畦面疏松透气,有利苗生长发育。

为了通风透光,畦宜取南北方向。定植前对苗床浇一次透水,促进苗生发新根,以便于起苗。起出的苗应随起、随栽、随浇定苗水,为了促进苗早发快长,可在定苗水中加入速效化肥,每亩用尿素4公斤,磷酸二氢钾2公斤,溶入1500公斤水中。
3、防治三落

朝天椒的落叶、落花、落果对产量和品质的负面影响极大。预防“三落”,就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是由于营养不均衡和不良气候引起的“三落”,首先从栽培方式上和水肥管理方面多下工夫,包括培育壮苗,适时定植,注意保护根系,合理施肥,保证充足的营养(也要注意不可过多施用氮肥),干旱时及时灌溉,多雨时及时排水,保持良好的土壤条件等综合措施,以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从而合理的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这样可大大降低落花落果现象的发生。
4、防治病虫

病害主要是病毒病和炭疽病。病毒病由蚜虫传播,从苗期开始要定期防治蚜虫。病毒病发病初期选用高锰酸钾、萘乙酸、植病灵、病毒A或小叶敌喷雾防治。炭疽病选用50?基托布津、百菌清或乙磷铝防治。害虫主要有棉铃虫和烟青虫,选用辛硫磷或除虫菊酯 类药剂防治,确保红椒上无虫眼。
